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十九大時光:感恩奮進 老區面貌日日新

2017年10月18日10:15    來源:江西日報

原標題:感恩奮進 老區面貌日日新

金秋十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瓜果飄香,山歡水笑。一幢幢客家新屋點綴綠樹翠竹間,一座座廠房在工業園區拔地而起……

2012年,《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台。該《若干意見》的出台實施,傾注著黨和國家對老區人民的關懷,為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五年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廣大干部群眾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感恩奮進,真抓實干,用“第一等工作”帶來了經濟加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的喜人局面。

收獲時節迎盛會。正在同心同向奔小康的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人民,滿懷豪情向未來,奮力拼搏,攻堅克難,以振興發展的華麗篇章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記者蔡超然發自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

110戶貧困家庭年底可望整體脫貧

走進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寬達5米的水泥路通達家家戶戶門口,一排排農家磚房粉刷一新,連綿不斷的蔬菜大棚,還有街頭巷尾擺放的果殼箱。這些都在告訴記者:和五年前相比較,這個貧困村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說實話,今年初村裡要流轉我們的土地發展大棚蔬菜,我還有些擔心。現在大棚蔬菜搞起來了,我們一樣可以種菜,每月還有務工工資,加上流轉土地的租金,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現在我們走上了柏油路,建好了體育場、農家書屋、健康小屋,房子也粉刷得漂漂亮亮的。所有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的事。”貧困戶孫觀發的這番大實話觸動了記者。早已過了花甲之年的孫觀發,妻子患病去世后,欠下了幾十萬元債務。正當老孫發愁之際,村干部找上門來,將老孫和他孫子納入低保,並動員老孫加入“一村一品”種養合作社。如今,老孫已從貧困的陰霾中走出,家裡人均收入達到5000多元,可望今年底和全村109戶貧困戶一起實現整體脫貧。

“考慮到還有不少像老孫這樣的群眾沒有走出貧困的‘泥潭’,我們村致力發展現代農業,通過產業和就業來實現整村脫貧致富。”潭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肖桂花向記者介紹。

《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以來,潭頭村在上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幫助下,先后建立了葡萄基地、大棚蔬菜基地、紅心柚基地,以及“一村一品”種養合作社,所有貧困戶全部入社。貧困人員平常在基地務工,每天能收入80元﹔每畝流轉土地有250公斤稻谷的租金﹔貧困家庭每年還能從企業分紅1600元。現在村民人均純收入比五年前增長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