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慎明
2017年10月22日05: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征程之“新”,體現為戰略目標實現的時間節點提前,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之“新”,還體現為戰略目標內涵的豐富拓展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最直接、最現實的依據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為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是由一系列接續推進的新征程書寫的。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戰略謀劃,這是一段將永載史冊的壯麗征程。
(一)
新征程指向新目標,新目標引領新征程。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目標,是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應地,新征程也分為接力奮進的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那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新征程之“新”,體現為戰略目標實現的時間節點提前,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