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鄧小平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邢賁思

2013年12月02日09:30    來源:《邢賁思自選集》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社會主義社會的優越性不僅表現在物質文明上,而且也表現在精神文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同志在一系列文章、講話中,在強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始終把精神文明放在一個重要地位。鄧小平同志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人。

  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能沒有精神文明

  鄧小平同志在講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為社會主義社會所必需時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后,一定要致力於發展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是建設物質文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視了發展生產力,所以現在我們要特別注意建設物質文明。與此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廣大人民有共產主義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國際主義、愛國主義都屬於精神文明的范疇。”(《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8頁)這段話說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個事業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們黨對物質文明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搞清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因而在社會主義改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