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區        注冊

施政“加減法” 四兩撥千斤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接受中國青年報獨家專訪

2014年03月06日13: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施政“加減法” 四兩撥千斤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這是本屆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也是向全國人民交出的首份答卷。

經記者梳理,“改革”一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77次。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評價,改革成為報告通篇貫穿的紅線,從宏觀調控到民生舉措,“改革的旗幟被高高舉起”。

尤為令人矚目的是,去年一年來,政府推進改革,對經濟增速與質量間採取平衡之道,政府用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加法”,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總體思路中運籌帷幄,採用“加減”之道起到“四兩撥千斤”之功。

啃硬骨頭,政府自我革命“卸掉錯裝的手”

翻開報告,向東解讀說,在諸多改革中,中央政府選擇把簡政放權這項自我革命的改革作為“當頭炮”,強調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梳理過去一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不難發現,無論是本屆政府組成后的第一次會議,還是今年伊始的第一次會議,主題都與簡政放權相關。此外,至少有9次會議都討論到政府職能轉變的細節。這直接帶來的變化是,一年間,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多達416項。

這一年,各級政府官員最常聽到總理的告誡是:“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困難比預想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向東說,有些改革的效果出人意料。被老百姓稱為“一元錢辦公司”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使得全國新注冊企業數量的增幅達27.6%,遠遠超過了近年來1%~2%的平均增幅。與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讓市場和企業有了被鬆綁的感覺,在全社會投資中,民間資本的投資比重上升到63%,為歷年之最。市場活力的持續釋放,進一步帶動了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穩中向好。

有調查顯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眾最期待的是,步入深水區的改革如何推進。

當改革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時,向東說,總理對那些阻礙改革的利益格局毫不客氣,他曾指出,一些地方、部門的改革“干貨太少”,隻下放復雜的、管理責任大的審批事項,卻仍把“含金量”高的事項攥在手裡。

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表達了繼續推進改革的態度:“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背水一戰的氣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給今年行政審批改革確定的目標是,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改革進一步的目標是,建立向社會公開的政府權力清單,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政府工作報告描繪的另一幅改革路線圖,是經濟領域改革的重頭戲——財稅體制改革,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專項轉移支付要由220項減少到150項,今后將繼續歸並和減少。

向東說,這項財稅領域的改革,實際上更是一場政府的自我革命和權力約束。

專項轉移支付本來只是中央財政向地方轉移支付中的特殊之舉,但在一輪輪異化中,成為資金分配部門手中的權力,催生了“跑部錢進”,滋生腐敗,屢遭詬病。這一次,總理清理、整合和規范專項轉移支付的決心更為堅定,表示要“切實解決‘跑部錢進’問題”。

值得期待的改革仍在繼續,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政府更大的魄力與擔當。本屆政府的改革路徑愈發明晰: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從人民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社會各界能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充分釋放社會創造活力。

隻要不滑出經濟預期的合理區間,政府絕不出手

2013年GDP增速7.7%、CPI控制在2.6%,這份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答卷,在世界經濟的灰霾中,可謂一抹亮色。

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年度GDP增速目標,已成為國內外經濟機構研究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而這一次出現在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數字,其背后有著不同尋常的深意,折射出本屆政府對宏觀調控的新思維。

2013年年初,世界主要經濟體可謂哀鴻遍野,而我國的GDP增幅也持續回落,國際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