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區        注冊

劉雲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2014年07月10日09: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當代世界》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很高興來到哥本哈根商學院,同大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剛才,七位專家圍繞這次研討會的主題,介紹了研究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成果,許多觀點富有見地,特別是就進一步研究好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設性意見。通過大家的發言,我深深感到,多年來,大家通過卓有成效的研究,為增進世界特別是歐洲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推動中歐之間互信合作做出了積極努力。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表示衷心感謝。

剛才,幾位專家談到,中國的崛起是當今世界的大事件,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展現出的生機活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對中國的研究中來。還有的學者談到,要研究好中國,就應該研究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當今中國的發展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國,當然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也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好中國共產黨,實際上就抓住了研究中國的核心,就找到了解答當代中國從哪裡來、向哪裡去的“鑰匙”。

對於中國共產黨的研究,我們秉持開放、包容、支持、合作的態度。有的學者提出從決策者的角度來研究中國共產黨,希望能接觸中國的決策者,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這是一個很好的角度。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是開放的、透明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以及全會之后各項改革部署的實施,我們都及時向外界公開。如果大家有興趣且有研究的必要,中國的決策者以及參與決策過程的人願意與大家交流。不僅如此,國際上研究中共的專家和智庫也可以與中國的學者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我們在這方面沒有障礙,也願意幫助找到合適的渠道。問題導向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中國當前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挑戰也很多,但我們不回避問題。中國和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各種課題都可以研究,也希望大家能夠取得建設性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個有四十多年黨齡、長期從事黨建工作的中共黨員,我認為,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可以有這樣幾個維度:

第一,歷史的維度。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需要聯系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大背景,認識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大趨勢。20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救亡圖存成為最緊迫的歷史課題。我們的國歌裡有一句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辦?當時的中國人想了很多辦法,奉行各種主義的這個黨、那個黨都曾登上過中國的歷史舞台,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也都曾在中國試驗過,但結果都行不通。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帶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來,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今天的一切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

第二,人民的維度。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舉起了一面旗幟,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這一點從革命到建設再到改革,一路走來從未改變。鄧小平曾說過:“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判各項政策成敗得失的根本依據。”這已經成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奉行的格言。在實踐中,人民擁護的事、贊成的事、高興的事、答應的事,我們就堅決去做、主動去做。我們當年搞改革時,也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但改革對人民有好處,人民支持,我們就義無反顧地推行。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反腐敗的力度是很大的,提出“老虎蒼蠅一起打”。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老百姓擁護和支持。人民群眾的訴求就是我們工作的依據。盡管我們黨現在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總的來說仍得到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的擁護。2013年皮尤全球民意調查顯示:85%的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發展的方向“非常滿意”。這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這樣高的滿意率不就是中國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最好表達嗎?

第三,文化的維度。中華民族擁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中國扎根、成長、發展、執政,離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共產黨倡導的價值觀、秉持的執政理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