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黨史文苑》發表文章《從大轉折到大決戰——鄧小平逐鹿中原的輝煌歲月(下篇)》。文中記述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提出北打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南戰劉汝明、李延年、黃維,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在南北兩線同時作戰。鄧小平歷來堅定不移地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命令,但決不盲從,摘編如下。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開始了。總前委確定第一階段的作戰部署:華野主力和中野第十一縱在徐州以東割裂、圍殲黃百韜兵團,阻擊李彌兵團東援﹔中野主力分為兩部,一部由鄧小平、陳毅指揮,切斷津浦路徐州到蚌埠的聯系,另一部由劉伯承指揮,遲滯可能由西南方向而來的黃維兵團。
鄧小平率部日夜兼程,佔領津浦路徐蚌線要沖的安徽宿縣,北拒徐州,南阻蚌埠,形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在中原野戰軍配合下,華東野戰軍激戰11日,全殲黃百韜兵團,消滅國民黨18個師,將劉峙集團分為南北兩塊,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宣告結束。
第一階段勝利以后,第二個階段殲敵目標如何確定,成為戰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