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高高飄揚在社區的旗幟——記烏魯木齊市平頂山社區黨支部
2016年06月27日14:16 來源:新疆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一個流動人口佔7成以上的龐大社區,從以往的臟亂差實現蛻變,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社區,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社區黨支部堅強的戰斗堡壘作用。
近年來,平頂山社區黨支部爭當一面旗幟,勇於沖在前邊,帶著真心、耐心、細心、愛心,將社區民生工作做到實處,用真心服務收獲群眾信任和支持,建立起一個團結、和諧的社區,黨組織和群眾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真情實意對群眾訴求件件有回應
“家裡有困難,我們也來幫忙送送飯,照顧病人,人多力量大嘛!”6月16日,平頂山社區黨支部書記白莉和社區主任庫爾班·玉素甫帶著社區干部來到了努爾買買提·卡吾力的家裡,他的妻子阿依古麗·吐拉洪動手術前一天剛出院,社區黨支部得知后立即買了牛奶、雞蛋等營養品前去看望,噓寒問暖。努爾買買提告訴記者:“社區干部就是這樣很關心我們,讓我們心裡很溫暖。”
這是記者在採訪中見到的動人一幕,而這只是社區黨支部方方面面工作中的一個小細節。
走進社區服務大廳,記者看見牆上醒目地寫著:真情攜手,真誠服務。體現了社區工作的宗旨,營造了溫暖的氛圍。
社區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如何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社區黨支部帶領社區干部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民情,征求意見,點對點解決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他們推出一系列辦法和措施,確保將各項民生工作落到實處。社區推行“群眾訴求備案登記銷號”制度,建立工作台賬,登記備案群眾訴求127件,辦結率達到100%,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應。
同時,實施“一幫一”結對子,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社區干部走訪時發現,阿提古麗·約買爾的3歲孩子高燒不退、生命垂危,立即安排便民服務車送往醫院,孩子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為了解決孩子的醫療費用,社區還廣泛籌集資金幫助阿提古麗解決了后顧之憂。
社區黨支部與區屬職能部門開展組團式服務,對症把脈解決群眾文化教育、健康醫療、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訴求,實行心貼心聚力服務,3年來,新建了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點,緩解了社區居民看病難;建立了便民蔬菜直銷點,以往居民要走一公裡多去買菜,現在在社區大院裡就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蔬菜。
以往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11條巷道土路,如今全部得到硬化﹔安裝30余盞路燈,夜晚社區亮了﹔投入12.5萬元資金,將垃圾場改建成兒童娛樂場﹔150余名學前兒童進社區學校學知識。
針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就業難的問題,協調駐區企業在社區舉辦招聘會6場,為35名流動人口安排了就業崗位。
如今,在平頂山社區,適齡孩子走進了社區課堂,學到了科學知識﹔“悶在”家裡的婦女走出了家門,得到技術培訓,實現就近就業,每月有收入;通過“大手拉小手”,帶動一個家,帶動一批街坊鄰居,逐步形成“滾雪球”效應,讓正氣弘揚,群眾凝聚在社區黨支部周圍。
務實管用制度確保有崗有責
“打鐵必須自身硬”,社區面貌的迅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