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邑縣委社治委
2019年07月02日13:16 來源:先鋒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求,大邑縣遵循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規律,充分弘揚厚植於民間的道家和諧文化,依托社區基本單元,積極試點探索訴源治理“無訟社區”建設,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第一道防線”,構建以“黨建為引領、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支撐”的城鄉社區“訴源治理”新機制,走出了一條符合大邑實際的訴源治理“無訟社區”建設路徑。
構建“一核多元”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強化黨組織核心領導。在符合條件的居民小區、院落、林盤等基本單元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在符合條件的物業機構、社會組織、社會企業、集體經濟等各類組織中建立黨組織,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提升黨組織服務能力,推進社區網格“微治理”,完善黨員聯系住戶機制,推行黨員“社區夜話”、社區工作者“紅馬甲”、網格員“隨手調”和“紅袖套”巡視制度,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強化社區黨組織在掌握動態、調處矛盾、化解風險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建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全縣76個社區(含涉農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簽訂服務項目書214份,推動了駐區單位與社區共建共享。完善社區事務聯席會議制度,暢通民意訴求渠道,共同協商解決小區事務。
提升社區自治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優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