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梅
2025年05月19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恆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講,能不能解決好作風問題,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釋放出作風建設常抓不懈的強烈信號。作風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在思想認識、監督問責、制度建設上久久為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作風問題往往源於思想上的鬆懈、麻痺。解決作風問題的關鍵,是黨員干部筑牢信仰根基、堅定理想信念。黨員干部必須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持之以恆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優良學風作風推動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見行見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不斷打掃思想灰塵,糾正行為偏差,在學中知敬畏、守底線,通過學深悟透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動上明確界限,增強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作風問題具有較強的頑固性、反復性,稍有鬆懈就可能反彈回潮。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上率下、鍥而不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經過不懈努力,剎住了一些多年未剎住的歪風邪氣,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頑瘴痼疾,推動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仍不時抬頭,頂風違紀現象仍有發生,隱形變異行為潛滋暗長。解決作風問題,強化監督問責是關鍵一環,必須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匯聚起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堅持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對享樂奢靡歪風露頭就打,對隱形變異新動向時刻防范,對頂風違紀行為從嚴查處。隻有讓監督的“探頭”無處不在,問責的“戒尺”時刻高懸,每一項禁令都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每一次問責都傳遞違紀必懲的清晰信號,才能切實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保持下去。
欲知平直,則必准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作風建設是一場持久戰,制度建設為打贏這場持久戰提供有力保障。制度的生命力既在“立”,更在“行”,再完善的制度體系,若缺乏剛性落實,終究會成為“紙老虎”“稻草人”。現實中“破窗效應”往往始於制度執行走樣,或是選擇性落實、象征性執行,或是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諸如此類的現象不僅消解制度權威,而且侵蝕作風根基。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相對完備的作風建設制度,可能會出現漏洞與短板。比如,部分關於公務接待的制度,在應對新形式的違規吃喝問題時可能存在監管不力現象﹔一些原有的基層工作考核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可能誘發形式主義問題,加重基層負擔。破解此類問題,需要聚焦制度是否真落地、問題是否真解決、群眾是否真滿意,在“查病灶”與“開藥方”中解決“牛欄關貓”“制度空轉”等問題,為正作風、治歪風、樹新風筑牢制度堤壩。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9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