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緊緊扭住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放鬆

何毅亭

2025年06月25日09:16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這一科學論斷,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地位和重大意義,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緊緊扭住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放鬆,攻堅克難、勇毅前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邁上新台階。

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百余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矢志不移,不斷取得彪炳史冊的輝煌業績。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遵循“三步走”戰略安排,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不斷推進和拓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一步開拓、創新和升華:我國先后在20世紀80年代末解決了溫飽問題,在21世紀初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進而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繼續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啟動並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實踐証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現代化道路,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環顧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傳統安全問題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局部沖突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興風作浪,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大規模傳染性疾病、自然災害、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威脅上升,各種矛盾、危機和風險疊加。特別是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有的國家用政治、經濟強權脅迫其他國家接受苛刻條約,隨意撕毀同別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毀壞了長期穩定有效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他還深刻指出:“什麼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體量巨大、向上發展的國家來說,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一直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存在,但歸根到底屬於外因,不起決定性作用。改革開放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國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今天這個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明顯增加的世界中謀發展,尤其要堅持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風險挑戰,不管面臨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要提振攻堅克難的信心,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堅定不移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目標一步接著一步不斷邁進。

聚焦中心工作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經濟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其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是其他各方面建設和各方面工作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他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隻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記發展是硬道理,建起完備的工業體系、龐大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體系。中國制造業總體規模、物質生產能力長期保持全球第一,我國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新時代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50多萬億元躍升到2024年的130多萬億元,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人均GDP從6300美元增長到超過1.3萬美元,形成超過4億人的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等等。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顯著提升,正是中華民族越來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根本原因。現在,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仍然在於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經濟,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最可靠基礎。

切實抓好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當前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這是對高質量發展科學內涵的一個基本定位,表明高質量發展是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具有內在聯系性、統一性的整體。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高質量發展,是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辯証統一的發展。“質”通常是指經濟發展的結構、效益,“量”通常是指經濟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