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葉挺橋

鄢城名

2025年10月09日08:32    來源:中國軍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村前葉子河,有座葉挺橋。橋下流水唱歌謠,思念也迢迢……”這首歌謠吟唱的是安徽省涇縣雲嶺鎮羅裡村葉子河上的葉挺橋。這座橋誕生於抗戰時期,橋欄上“軍民合作 抗戰到底”8個大字,歷經風雨仍清晰可辨。歲月流轉,葉挺橋不但是當地群眾跨越葉子河的坦途,更將一段軍民魚水的深情,鐫刻成永不褪色的紅色印記。

1938年8月,新四軍軍長葉挺率領軍部進駐雲嶺鎮羅裡村后,發現橫穿村裡的葉子河上僅有一座簡易的木板橋。據當地群眾說,這座橋每逢汛期便被洪水沖毀,村民不得不冒險涉水或搭建簡易木板橋通行。隨著軍部醫院和小學的建立,往來人員激增,老弱婦孺過河難、戰士抬傷病員涉水險的困境深深觸動了葉挺。

為解決村裡群眾的出行困難,葉挺向軍部建議建造一座牢固且方便軍民過河的橋。1939年4月,根據葉挺的提議,新四軍軍部決定出資建橋,葉挺親自設計結構圖,軍部副官處負責具體建造。當地村民聽說要修橋,十分高興,爭先恐后地報名參加義務勞動,配合副官處做好修橋工作。壯勞力肩扛木石,婦女們煮茶送飯,就連放牛娃也幫忙搬運碎石。葉挺挽起褲腳,和戰士、群眾一起搬運砌橋墩用的石頭,把運過來的鬆樹等木材加工成橋板、橋坊和護欄。勞動時,大家高喊勞動號子,相互加油鼓勁﹔休息時,大家一起合唱革命歌曲,堅定抗日必勝信念。

軍民同心,其利斷金。短短數日,一座長約8米、寬2米的木質結構新橋穩穩架在葉子河上。竣工當日,葉挺提筆揮毫,在橋欄兩側寫下“軍民合作 抗戰到底”8個遒勁大字。當地群眾贊頌新四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將這座新橋親切地稱為軍民橋。新中國成立后,為緬懷葉挺將軍,當地將這座橋正式定名為葉挺橋。

老橋曾在戰火中受損,1980年,羅裡村群眾依據葉挺將軍當年拍攝的照片,修復了橋身,讓這份紅色記憶得以延續。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