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節 肖聰聰
2025年11月23日10:13 來源:人民網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一筐筐擁有獨特香氣的埃塞俄比亞咖啡豆,經過加工處理后漂洋過海“登陸”第八屆進博會展台,迅速捕獲中國消費者的心。
與此同時,一件件中國杭州品牌的羽絨被,正從老撾工廠運輸至歐美,遞送至當地消費者手中。
這正是當下橫跨大洲的跨境物流高效暢通的生動場景,勾勒出中國主張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立體輪廓。
今年11月,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二十次峰會。在全球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大背景下,中國一以貫之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團結、聚焦發展。
回望2013年9月5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作了題為《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言。
彼時一些國家經濟尚未擺脫衰退,全球經濟復蘇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樣的關鍵節點,習近平高瞻遠矚指出“堅定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各國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立足人類發展長軸,錨定“合作”的底色。
不僅如此,這份發言更像一份寫給未來的庄嚴約定——中國有條件有能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十二載光陰流轉,國際形勢風雲激蕩。
從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到科技創新合作,G20峰會一次次著眼解決當下世界挑戰。習近平在G20峰會上始終把脈時代課題,貢獻中國智慧,展現大國擔當。
發展為要,中國的聚焦從未動搖。
2016年G20杭州峰會,首次將發展議題放到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中心位置,發起《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近年來,中國通過基建賦能,蒙內鐵路將肯尼亞物流成本降低40%,創造超過7.4萬個就業崗位﹔中國新能源汽車助力非洲交通綠色轉型,中非合作始終將實現發展權置於優先地位。
2024年G20裡約峰會,習近平宣布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涵蓋糧食安全、數字經濟等領域。攜手發展,中國技術團隊深入烏干達等國鄉村,幫助建立水稻種植業體系,中國稻種在異國他鄉結出“希望之穗”。
開放為橋,中國的步伐從未停歇。
2017年G20漢堡峰會,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走開放發展、互利共贏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經濟的蛋糕。
2018年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習近平介紹首屆進博會成果。此后進博會已成為享譽世界的國際公共產品。
十二載春秋更迭,中國用持續的行動,詮釋著“開放型經濟”的不變承諾,促使全球增長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一帶一路”駝鈴陣陣——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亞的優質小麥直達中國超市,中國光伏幫助其他國家實現清潔能源轉型,這些具體場景構成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活注腳。
進博會商賈雲集——今年第八屆進博會共吸引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由秘魯錢凱港直送上海的有機藍莓、進博會上首秀的西班牙櫻桃等環球美食端上中國餐桌,中國大市場日益成長為世界大機遇。
如今,世界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氣候變化、地緣沖突、技術革命等全球性挑戰交織疊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社會團結協作。
2025年網絡峰會吸引了全球2700多家初創企業參展,各方圍繞人工智能、綠色技術、Web3.0與數字治理等全球科創熱點深入研討﹔埃及南部明亞省的沙漠腹地,中國企業與埃及、阿聯酋三方合作,把5萬公頃荒漠改造成了甜菜農場,創造了“在沙漠裡種出糖”的奇跡……
無數遍布科技前沿、產業一線、民生領域的合作實踐,正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生動注腳。它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高效配置,讓創新在跨界協作中加速涌現,讓發展成果跨越國界惠及大眾。
“只要我們攜手努力,建設更緊密伙伴關系,二十國集團就會走得更穩、更好、更遠,各國人民就會對世界經濟更有信心、對未來生活更有信心。”G20聖彼得堡峰會上的中國聲音,穿越十二載風雨,依然擲地有聲。
| 相關專題 |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