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11月15日新华网)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因此,必须健全落实制度,扎实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
其实,党的十八大之后出台“八项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抓一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之后,中央纪委抓住时间节点,接连下发“关于刹住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和“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从细处着手,环环紧扣,狠抓干部作风建设。这些,都凸现了中央抓干部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表明了中央抓干部作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给人们传递了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信号。
习近平曾经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必须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要求,从健全制度着手,狠抓制度落实,常抓不懈,日日相继,久久为功。
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从机制体制上为改进作风提供保证。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邓小平曾极其精辟地指出: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见,我们必须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要根据人的本性和人的行为基本规律来设计好操作又管用的制度,要努力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