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锦庚 侯琳良
2022年08月21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8月20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东专场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城乡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表示,这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十年来,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决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新旧动能转换正强势突破。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4个万亿元大台阶,2021年增加到8.3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284.5亿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7%,4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市场主体达1380多万户,翻了近两番,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增长7倍。
十年来,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开放步伐越走越坚实。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1.5万亿元增至2.9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由53.8亿美元增至215.2亿美元,占全国份额由4.8%升至12.4%。
今年上半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41717亿元,同比增长3.6%,增量2810.6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产量增幅分别达33.1%、18.2%,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61%。
眼下,山东正从供给侧抓好“十强产业”,从需求侧实施“十大扩需求”,在增强创新力上推进“十大创新”,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城乡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十年来,山东锐意改革、勇闯新路,深入实施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扩权强县、国资国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重要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城乡发展竞争新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呈现新气象。
山东半岛城市群能级加快提升,“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加速形成,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近12个百分点。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上半年突破9.4亿吨;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提速推进,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发展支撑更加坚实。
山东稳妥有序推进乡村“五个振兴”,“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焕发新活力,三涧溪村、代村、耿店村等成为新典型,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共同体、生产托管服务等创造新经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
“我们着力夯实产业之基,着力彰显生态之美,着力弘扬文明之风,着力探寻善治之策,着力拓展共富之路,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性和引领性。”山东省省长周乃翔说。
十年间,山东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竞相涌现。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山东农村基础设施网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2500个省级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带动乡村全域向田园美、生态美转变。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山东狠抓水体、河岸、河口系统治理,努力蹚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正在创建的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已顺利完成8项创建任务。黄河三角洲的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