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2016年11月10日13:16 來源:四川日報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這個信息互聯互通的大時代,領導干部如何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的方式方法上與時俱進,如何利用好互聯網走好群眾路線,是各級領導干部需要不斷學習的重要課題。近日在樂山召開的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工作現場會正是聚焦於此,要求領導干部熱情擁抱互聯網,做到“從網民中來,到網民中去”,最大限度地運用互聯網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致力形成網上群眾路線工作的“四川模式”。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國的國情、黨情和民情,全面塑造我國新的政治生態和執政環境﹔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環境和人們的思想行為,網絡不僅成為人們普遍運用的生產生活平台,也成為群眾思想和觀點交換的輿論場。網絡時代,群眾就是網民,網民就是群眾。網上的民意,盡管不代表所有民意,卻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個重要渠道。網上群眾工作,盡管不能代替現實中的群眾工作,卻是做好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路徑。新形勢下,如何引導網民理性發表見解、表達訴求,及時有效疏導和化解網絡情緒,成為考驗黨群關系的又一塊試金石﹔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成為領導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功,也是衡量領導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省網民已達3260萬,超過全省人口的40%,越來越多的群眾通過網絡發表意見、表達訴求、建言獻策。與此同時,全省各地堅持通過互聯網走群眾路線,在及時掌握輿情苗頭、回應社會關切、提高服務水平方面積極探索,在利用互聯網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方面積累了不少有益做法和新鮮經驗。但我們需要看到,仍有一些干部身在21世紀互聯網時代,思想卻停留在信息閉塞的舊時代,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