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07: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來年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在全面分析國內經濟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給出的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治本良方。今年以來,我們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業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政府和企業理念行為發生積極變化,我們的經濟導向對國際宏觀經濟政策也產生了積極影響。這充分表明這一重大戰略判斷經受了實踐檢驗,符合實際、富有遠見。
從長遠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剛開了頭,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后面。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主要表現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解決這些失衡,仍要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定政策。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始終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通過去除沒有需求的無效供給、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
說到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明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落實已部署的各項任務,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完善政策措施,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二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