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評論員隨筆:讓游戲多些“天使”成分

姜  赟

2017年01月04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做好游戲化設計,能讓我們不僅全情投入虛擬世界,也能積極投入現實生活的改善之中

  

  下班回家,在電梯的廣告牌上,時常閃動著網絡游戲的廣告﹔客廳的電視裡,精美的網游廣告登陸不少知名電視台﹔侄子在手機上正玩著手游,叫他吃飯也愛搭不理……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游戲從未像現在這般深度裹進我們的生活,佔據我們的閑暇與碎片時間。

  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現實中關於游戲的正負影響,言人人殊。一方面,絕大多數家長視網絡游戲為“電子海洛因”,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對沉迷的孩子施以電擊療法等極端手段。但另一方面,據《2016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中國游戲用戶規模達到5.66億人,游戲產業規模實現1655.7億元,這成為主管部門心中的新興產業、從業者眼中的朝陽行業。由此看來,游戲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於在什麼樣的坐標中看待。

  當然,僅用坐標的切換來接納游戲的影響,顯然是消極的。我們能不能讓游戲有更多“天使”的成分?這就需要重新審視游戲的本質。哲學家伯納德·蘇茨定義的游戲,就是“自願嘗試克服種種不必要的障礙”。世界上許多運動,諸如足球、籃球、圍棋等,莫不是從最初的游戲形態演化而來的。如今,沒有人會認為梅西、庫裡、柯潔是“不務正業”。可見,一項事務是否具有正當性,關鍵看能否實現參與者的生存與發展以及人生意義。游戲行業衍生電子競技這樣的運動,而現實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被玩家花在游戲上的時間嚇一跳。有統計表明,如今中國有600萬人每周至少玩游戲22小時,相當於干了一份兼職工作﹔世界所有玩家花在“魔獸世界”上的總時間超過593萬年,相當於人類的演進時長……當歲月長河流經現實沃野卻被蒸發掉大量水分時,不免引人發出浪費的嘆息。但反過來想,如果把這部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