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答案提示
发展经济应该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都是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利益。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不科学的,因而也是不能长久的。而且这种粗暴的发展模式,最终会得到环境的“回馈”,让人们自食其果。
对环境资源的开发不应该盲目、无序,而应该进行周全的规划。“围海造田”、“围湖造田”都是盲目发展经济,忽视环境因素,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最后还是要“退耕还海”、“退耕还湖”。所以,为避免做无用功,我们就要未雨绸缪,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出台保护海洋资源的具体措施。
(三)答案提示
1.半岛蓝色经济区应该科学发展海洋资源,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前提,培养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2.集中集约用海,消除所谓“诸侯经济”的障碍。沿海各地的重复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应尽可能把原有分散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把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并进一步引领环渤海经济圈,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的先行区。
4.半岛蓝色经济区应以科学开发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加大海洋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加强工业垃圾的处理,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目的。
(四)答案提示
海洋要开发,也要保护
有人说海洋是人类最大的宝藏,可是它的储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有如无底的深渊。于是,我们看到海洋——这一人类最后的财富也开始遭到疯狂的掠夺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海洋资源的急剧减少、海岸线的缩短……海洋既然是人类的宝藏,当然可以开采利用,但是我们的生活和海洋息息相关,在向海洋取利的同时,也要善待海洋、保护海洋。只有人与海洋关系和谐,人类的发展才能健康和长久。
我国有绵延几万里的海岸线,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海洋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是,我国的人均管辖的海洋面积却少得可怜,而且由于粗放式的开发、无节制的污染,我国的海洋资源更显吃紧,同时海洋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待海洋,既要开发,也要保护,海洋开发的合理化固然刻不容缓,海洋的保护更是迫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