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出去”:全面扩大开放的必由之路
(七)“走出去”,企业是主体。对于企业来说,在更高层次上“走出去”是战略,更要讲策略。
在更高层次上“走出去”,企业应增强融入意识。既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加速经营属地化。只有融入当地、相互尊重,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机制,维护利益相关方权益,重视回报社会,促进当地经济长远发展,才能互利共赢。
在更高层次上“走出去”,企业应增强抱团意识。只有突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约束,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为导向,策划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外经贸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才能打造一批“走出去”的大型联合体。只有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形式,纵向联合本行业上下游企业、横向联合其他行业配套服务企业,整合各方面优势“走出去”,才能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更高层次上“走出去”,企业应增强创新意识。多年以来,我省大多数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靠成本优势取胜。有的企业没有话语权,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存在缺陷、无法创出自己的品牌等。在新的阶段,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企业“走出去”还应增强市场意识、形象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等。
(八)“走出去”,政府是关键。政府引导、服务企业“走出去”,既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在 |